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3.0 闻远设计 2023-07-18 62 4 19.4KB 4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自古就有 十人九痔 之说,可见其发病的广泛性。尽管中医学对痔的
认识较早,但受当时的医学 水平和对局部解剖的认识局限,肛肠病的诊治水平不高。现代
医学传入我国后,运用其先进的基础技术手段对肛肠的局部解剖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从而在微
观层次上阐述了各种肛肠病的病因病机,为中国中医肛肠事业填补了空白。特别是注射疗法传
入我国后,中医药治疗痔的范畴得到了扩充,我国先后从中药中研制提纯出了坏死剂及硬化
剂,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肯定效果。注射疗法与手术方法比较痛苦小,费用低,易于操作,
既使做部分外剥内扎配合黏膜下注射也会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关键在于注射药物的选择,
应以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为原则。但传统的注射药物无论是硬化剂还是坏死剂均存在一定弊
病,传统治痔主要是通过痔核坏死、脱落或者是通过痔核硬化萎缩达到治愈,而就目前报道
看,二者治疗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其根源在于对痔治疗的理论观念与治疗药物没有发生改变。
如何防止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并保证疗效是肛肠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设计,对 136 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内痔、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通过对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黏膜表面糜烂、出血、局部硬结、小便困难、直肠狭窄、大便困难
的发生情况及客观指标进行疗效评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 按照 2002 制定的痔诊治行标准》[1]的诊及分收集 2009 1月至
2009 12 月来日友好医肛肠科住院的内痔、混合痔患者 136 例。
2. 般资料 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用计机产生随机,对产生的随机进行排序,随机
分为两组,68 例。
130 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完成该试验跟踪访中无流失。其中 6治疗组
1例,对5患者拒绝接该试验研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退出观
实验临床试验严格遵循赫尔辛宣言中人医学研究的则,研究方通过我院伦
会的批准
3. 据《痔诊治行标准》[1]1994 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中医病症诊
效标准》[2]中有关肛肠病症诊疗标
3.1 内痔 期:便时血、血或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止,无痔核脱出,肛门镜检
查:齿线上方黏膜隆起,表面淡红少量充血。
期: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黏膜隆起,表面
色暗红
期: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重时痔脱出,用手还。肛门镜检查:齿线
上方有黏膜隆起,表面有纤维化。
3.2 混合痔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静脉丛吻应部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可分为
环状混合痔和结织型混合痔。
4. 病例入、排除
4.1 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痔诊准;②重内科病、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基本常者;③
2周未服抗凝药者;④能配合治疗,完成实验者。
4.2 排除准 ①心脑血管病、血液系病、硬化、肾功能衰竭等;②因自身疾
,不配合治疗者;③资料不全者。
5. 疗效判断准 单纯内痔注射或手术内痔注射的疗效标准参照 1994 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疗效标准》中有关肛肠病症诊疗标[2]肛肠病学[3]中痔的治疗标
界定。
5.1 纯内痔注射术 治愈便后无出血,无脱出,肛门镜检查痔黏膜恢复正常,痔核全萎
缩。便后无出血,无脱出,肛门镜检查痔核明显消退,痔黏膜轻充血,痔核变小
便后少量出血,脱出,肛门镜检查痔黏膜轻充血。无效达不到有效标
甚至加重者。
5.2 内痔注射外剥内扎术 治愈痔核脱出与出血消失,肛,肛门镜下见痔核
萎缩。痔核脱出与出血消失,肛门镜下见痔核大部分萎缩,隆起。有效
痔核脱出和出血较术前减轻,或出血止有部分脱出,或不脱出少量出血,痔核萎缩不
。无效痔核脱出和出血仍然存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注射的痔核萎缩不明显
5.3 设定及观指标 本临床试验主要观两组术后 37d 注射部痔核黏膜表面糜
烂、出血、局部硬结,患者自主感觉疼痛及有无排尿困难,半年访有无肛狭窄及
便困难。
6.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准备,术中药配比,术后便时间,药方法,用药治疗方面均一
6.1 治疗组手术方法
6.1.1 纯注射术采用 见痔进、先小后大、退针给药、饱满的指原则。常规消毒
麻成功后,事先配好 1 1芍倍注射液(1份芍倍注射液加 10.5%注射之
用。在肛门镜下充分暴露痔核,于痔核表面中心隆起位斜刺遇肌抵抗感退针给药,
注射以注射后痔核均匀饱满,表面黏膜颜色粉红色。如为 内痔或静脉曲张型混合痔
直肠黏膜松弛者,内痔注射外,还在痔核上松弛的的直肠黏膜下及齿线附近注射,注射方
法同上。一注射10-20mL.
6.1.2 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注射术采用不全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方法。按照 先大后小,
进行,不同平面,不同大小 的原则进行外剥内扎,先选择外痔隆起最明显处作为剥扎
,提所要剥扎外痔部中,从肛沿的两侧距0.5cm 处切开皮肤
离皮下结静脉丛至齿线0.5cm ,两个相邻剥扎之间充分保留皮桥及黏膜。
纯结扎或 8”字贯穿缝扎内痔基齿线内痔的上 2/3 部分, 远程剪除相邻两结扎
应上下错位不在同一平面,以防术后肛狭窄。在所保留皮桥的直肠黏膜、结扎的
内痔及直肠下松弛黏膜下注射 1 1浓度芍倍注射液(1份芍倍注射液加 10.5%
,注射以见痔进为原则, 进针刺破痔黏膜时速度缓慢退针给药,使药
痔核。修剪切口侧皮缘潜形离皮怒张静脉团和血,并将切口向
,使外痔切口呈放梭形创面。缘仍不平,在隆起的部采用小切口行剥
修剪
6.2 组手术方法
6.2.1 纯注射术采用灵 四步注射法 注射规消毒,局麻成功后,事先配好 1 1
注射液(1份消注射液加 10.5%注射之用。1痔上
:将消注射注射到内痔上方黏膜下层的脉附近,使产生无2
黏膜下层注射,在痔中部进入黏膜下层后作注射,使药黏膜下
层血管中,以痔弥漫肿胀3黏膜有层注射2注射后,缓慢退
,多病例有落空,为黏膜退至肌上的标,注射后,黏膜4状静
注射1 1注射,在齿线上方 0.1cm 入痔上方 0.5-1cm,
注射。一注射10-20mL.
6.2.2 外剥内扎加消注射术外剥内扎手术方法与治疗组同,结扎点周的内痔部分
“ ”灵 四步注射法 行内痔注射,修剪切口皮缘使之
摘要: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痔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自古就有十人九痔之说,可见其发病的广泛性。尽管中医学对痔的认识较早,但受当时的医学水平和对局部解剖的认识局限,肛肠病的诊治水平不高。现代医学传入我国后,运用其先进的基础技术手段对肛肠的局部解剖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从而在微观层次上阐述了各种肛肠病的病因病机,为中国中医肛肠事业填补了空白。特别是注射疗法传入我国后,中医药治疗痔的范畴得到了扩充,我国先后从中药中研制提纯出了坏死剂及硬化剂,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肯定效果。注射疗法与手术方法比较痛苦小,费用低,易于操作,既使做部分外剥内扎配合黏膜下注射也会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关键在于注射药...

展开>> 收起<<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docx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19.4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7-18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