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

3.0 闻远设计 2023-07-18 44 4 14.69KB 3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58 例疗效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
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 0 9%,其中
男性为 0 7%,女性为 1 0%。目前,尽管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与治疗方面有了极大进
展,但其死亡率仍很高,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2009 01—2013 01,我们在西医常
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58 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 57 例对照,观察对
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如下。
1 、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及排除标准
1 1 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中心力衰竭气阴两
虚、痰() 瘀互阻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及心功能分级标准均参照《实用内科学》中纽约心脏
病学会(NYHA) 标准。
1 1 2 排除标准 ①由于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 具有下列因素: QT 综合
征、阿斯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心包填塞、肺栓
塞、严重的肺部感染及顽固性高血压等。
1 2 一般资料 全部 115 例均为河北省栾城县中医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58
例,男 31 例,女 27 ; 年龄 35 78 岁,平均(6503 ±10 16) ; 心功能分级:Ⅱ 18
例, 27 例, 13 例。对照组 57 例,男 29 例,女 28 ; 年龄 37 75 岁,平均(64
40 ± 10 28) ; 心功能分级: Ⅱ 17 例, 30 例, 10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对照组 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关于 慢性收
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 [5]中的治疗标准,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根据病情
可与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合用。
1 3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香参附汤。
药物组成: 玉竹 20 g ,香加皮 5g,人参(先煎) 10 g,制附子(先煎) 10 g 冬瓜30 g ,女
10 g 桑寄生 10 g15 g 泽兰 10 g 10 g 伴畏寒咯吐清稀泡沫痰者加干姜 2 g
细辛 3 g; 咳逆者加紫苏12 g 钟乳石 15 g; 肿明显者加茯苓15 g 10 g; 欲饮食
者加大黄 8 g 炒麦芽 18 g; 喘甚者加蛤蚧 10 g 五味15 g 1 剂,水煎 2 次取汁 400
mL ,分、中、3
1 3 3 疗程 2 组均 20 d 1 疗程,治疗 1 疗程。
1 4 观察指标 比较 2 组疗效,观察 2 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化和血分数变
化。
1 5 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体征; : 主要症状、体征减少 2/3 ; 有效: 主要
症状、体征减少 1/3 ; 无效: 主要症状、体征减少1 /3 病情加重。
1 6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 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计资料用均± 标准差
(x ± s) �� 表示t 检验; 资料率的比较χ2 检验
2 、结果
2 1 2 组疗效比较 见1
摘要:

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目前,尽管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与治疗方面有了极大进展,但其死亡率仍很高,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2009-01—2013-01,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57例对照,观察对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及排除标准1.1.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展开>> 收起<<
应用玉香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docx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14.6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7-18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