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视域下民众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0 闻远设计 2023-06-20 38 4 147.79KB 8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社会矛盾视域下民众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
分析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政治信任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民对政府或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
们的期待相一致的结果的信念或信心"[1]39,"是公众对政府能代表他们利益的一种期待,代表的
是人们对于政府和官员的态度,是关于未来的预期,而不是当前的状态"[2].政治信任从宏观到微
观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信任、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
[3].总体而言,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治系统之间的一种互动,它涉及公民、政治系统与特定价值
之间的特定关系, "民众基于理性思考、实践感知、心理预期等对于政治制度、政府及政策、
公职人员行为的信赖"[4].
政治信任研究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于美国.此后西方学术界对政治信任的研究主要遵循两条路
:一是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解释,即理性选择路径.在此路径下,政治信任遵循经济学
和算术学的逻辑,政治信任来源于人们在利益考量基础之上,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承诺和能力
所做的评估.因此, 府获得政治信任的重要前提. 阿伯巴克(Aberbach)
和沃克 (Walker)在把政治效能感和个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 "与对他人的信任相比,政治指
标与政治信任具有更强的联系"[5]. (Kim)也发现机构绩效是决定政治信任的一个关键变量.
政府绩效包括政治绩效和经济绩效两方面. "公民对在位者和政治机构的评价、不断增加的政治
丑闻、媒体对政治腐败和丑闻曝光率的增加、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发生等等都会导致不信任的增
"[7]160.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也被认为是影响社会信任与政治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种
是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文化理论解释,即社会文化路径. 此路径认为 "基本的政治价值
……观和信念是政治社会化导致的形式 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化经历、文化与价值
观、社会资本等等"[7]161.
尤斯拉纳 (Uslaner)对个体价值观、早期社会化过程以及政治信任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探讨后认
,早期社会化过程对政治信任有着重要的影响[7]162.史天健对台湾和大陆的政治信任进行对比
研究后发现,价值取向的不同对政治信任的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8]401.亚洲 8个国
为研究对,发现权威价值观作为一个文化的因素,对政治信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9]79. (Putnam)通过对大利的社和治理的研究指出,社会信任有于产生社会
,对于政府良好地运作,于获得信任是必需[7]163. 福山 (Fukuyama)坚持认为:"低水平的
社会资本会导致一政治能的失调"[10].具体到美国,: "民主政治制度和企业,必须
赖信任感有效运作,而社会信任感降低之后, 意味着社会要更具强制力、 规 范 力 的
政 府, 够约束社 会 关系."[11] 莱恩 (Lane)也认为政治信任主要是一个人对他人信任的
.[1]40 着西方学术界政治信任研究的日渐深入以及国社会转型中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
凸显,近些年来政治信任问题国学者的关.研究者们首先民政治信任
进行探讨,欧博文和李连江指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看待政府:从与反抗民都把
政府作是统一的,依法抗争者在基层干部和上层导之间进行了区隔.
(Bernstein)吕晓波也发现,些村民相信在制地方官员过度侵占农民利益的问题,
中央民一.李连江农村的政治信任问题做过研究,发现民对政府的信
任是分为不同层次的.
肖唐镖则54调查数据析了中民政治信任的基本状和变,了李连江
"民认为中央比地方更值得信任"的观.胡荣农村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民上访
政府信任流失之间的关系,[1]39 用厦门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政府绩效对政治信任的
影响[16]96.盛智明CCSS2006 数据为对析了社会动与政治信任的关系[17]35.学术界关
国政治信任,民政治信任的研究经出现成果.便如,相比于西方,
国政治信任研究不是一个累积了很多研究成果的领域.作为一种感、态度或信念,政治信
既牵涉到不同国、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制于公众的现实经和对政府系统
以及社会状的现实观感.本研究江苏南京苏州扬州三地的调查数据为分,探讨
在社会矛盾凸显背景,公众自身利益受损的现实经和相对受损的现实观感对政治信任
的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期以来,国社会矛盾剧.利益矛盾国现阶段社会矛盾最主要的表现
类型.利益矛盾来源于利益受损,从源分为受损和相对受损.利益受损是在现实
遭受到利益伤害,导致物利益减少,主体主要是地的民、失业的工人、失房
民、被欠薪无权保障民工以及半失业状态的贫困.政府在的主要价值应该
民众一个安居乐业环境恐惧的承诺和适时提供社会救助.政治信任的宏观层次
理论认为,民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政府绩效的影响,微观层次理论认为个人对政府绩效的评
价不仅反映政府总体绩效的好坏,反映个人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状态的评价.的研究认为,
那些结构性失业者或者那些认为是政府政策失误导致他们生活窘迫的人,通常比那些条件得
改善的人更不信赖政府.
此提出假设 1:利益受损群体在个体层面所到的现实利益伤害与政治信任相关,即个体
到的现实利益伤害越多,政治信任越低.公众遭受现实伤害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政府救助.
调查中, "遭遇不公平待遇时,将会哪些行动?" 选择 "政府组织协调解决"的民众以
案百分比 59.1%的比例居首." 根据希宾 (Hibbing) (Theiss-Morse)的研究,一个比
…… ……较常的政府不信任的源与公众认为政府不能解决问题 乃至不能代表一民众的公
共利益和政策偏好大的关联".
个人作为理性的行动者,对政府所的态度往往自身利益为出发.果个人能持续地从现有
制度和政策获益,果政府能有效地解决个体所遭遇到的现实利益伤害,那么他们
对现有制度和政府有较的政治信任.此提出假设 2:各级政府部门对个体遭遇到的现实利益
伤害的解决程度与政治信任相关,即解决程度越高,民众的政治信任越高.
利益受损外,现实中还存在着更普遍的利益相对受损群.利益相对受损集中表现为"
"基础上的相对剥夺感或不公平感. 在本研究中调查了 "总体而言,年前相比,您觉的生
活水平有什么变化" "有人,个社会大致可划分为上层、上层、层、下层和下
,您看您属一个"两个问题,对于一个问题, 选择 "升了很多"" 升 了 "
的 人 数累计63.8%, 11.8% 的人感活水平下降了 ( "降了" "降了很
").相比 55.5% 的人认为自己属"下层" "下层",6.4% 的人认为自己属"上层"
"上层".可见, 基于 "比较"的在物活普遍基础上的发展型相对剥夺感是普遍.关于
不平等与政治信任的关系,学者有研究, "有共产主产的国家中,化信任与基
之间的相关度是 0.684.33 个民主国家中,收入不平等被拉大,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
会下."[20]
换句话,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将在大程度上政治信任.,学术界有关于社
会公平与政治信任关系的实研究,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当前的?,在利益
断和关系普遍化的国社会,社会公平公问题仅仅体现在基,广泛在于
教育就业医疗领域.这些领域中的社会不公平是否也与收入不平等一样侵政治信
?于此,本研究将社会公平感作为重要的影响变量纳归模,提出假设 3:社会公平感与
政治信任相关,即社会公平感越高,政治信任越高.
官员的贪污腐败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因为贪污腐败本是当前重的问题,
为大多数中国人不能.因为领域不公平或社会总体公平度下的主要
动因之一.,官员腐败、用还涉及公众对政府公职人员行为的现实评价而直接影响政
治信任.因此,本研究将作为独立变量纳,提出假设 4:公众对官员贪污腐败的认知与政治
信任相关,即公众得官员贪污腐败,政治信任越低.
尽管有研究发现, 接触媒体的() 与公民对政府的评价 (政治信任)之间向关系
[21]76.但由于互联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结构性因素大地影响人们的
获取.官方信与官方话语的异,会进一影响人们对利益受损、利益相
受损的认知,进而影响政治信任.因此,本研究将官方信的程度作为独立变量来考量
与政治信任的关系,提出假设 5:官方信的程度与政治信任相关,官方信
程度越高,政治信任则越低.
数据、变量量与研究
()数据
本研究以调查的方式采用分层样法南京苏州32 (其中南
20 ,苏州 12 ),苏州扬州农村16 (其中苏州 8,扬州 8),
()距抽,15 民进行调查,共发720 (其中南
300 ,苏州180 ,苏州农村 120 ,扬州农村 120 ),有效611 ,率为
84.86%.调查时间为 2013 8-10 .本构成情况见1:
()变量
1.因变量:政治信任
调查中,求受访者分中央政府、政府、县乡政府、社区组织、民间社会
、信访机构、公/闻媒体、人民体、正规宗教组织的信任程度进行评价,
5个等: "不信任" "信任""""比较信任""信任",由低别赋15.
, "主成分"10 调查项目调查结 果进行 因,"方差大化"之后,
10 调查项目的结果以分为两个因.一个因包括受访者对中央政府、政府、
政府以及公/的信任评价, 个变量 ("中央政府的信任""政府的信任""
县乡政府的信任" "对公/的信任")一个因上同具有较的因,别达
0.8390.9010.776 0.635.个变量在量民众政治信任度上的,者做
信度分, 得到的信度系(Cronbach's alpha )0.876.相对于社区组织、民间社会组织
闻媒体、人民体以及正规宗教组织政府组织, 之为 "政府机构信任因", "政治信任
".
2.关键变量
(1)现实伤害.在现实,人们遭遇各种不同的利益伤害挫折.在本研究列举了遭遇
治、因意外遭受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教育难失业、职如意婚姻挫折
穷难常生无房居、人关系矛盾纠纷地征(农村)屋拆
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基层选不公、债务纠纷不公和工工资纠纷18 个方面
的现实伤害或人生挫折,从本人和两个解人们是否遭遇过以上18 个方面的
经历 (1=,0=),位被调查就其本人和在所有 18 个方面是否遭遇伤害挫折
摘要:

社会矛盾视域下民众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政治信任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公民对政府或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们的期待相一致的结果的信念或信心"[1]39,"是公众对政府能代表他们利益的一种期待,代表的是人们对于政府和官员的态度,是关于未来的预期,而不是当前的状态"[2].政治信任从宏观到微观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信任、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任[3].总体而言,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治系统之间的一种互动,它涉及公民、政治系统与特定价值之间的特定关系,是"民众基于理性思考、实践感知、心理预期等对于政治制度、政府及政策、公职人员行...

展开>> 收起<<
社会矛盾视域下民众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8 页 大小:147.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6-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