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中的“易”

3.0 闻远设计 2023-06-20 32 4 30.42KB 6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 ”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中的 易
       要: 从伦理学来看, “ 易 的变易、交易、平易等等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人类应
该改变自己, 给予社会自己的一切, 具有奉献精神, 这样才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整个社会。从社
会学来看, 社会的变易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规律, 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是人类走向和谐、大同的
必由之路。
关键词: ; 变易; 交易; 平易;
Abstract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 shift, the exchange and the equal change of “Yi”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human social morality; human beings should change themselves and make
themselves contribute to society, so that they can easily change the whole society. 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social change is also the inexorabl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change
between people is also the only way for humanity toward harmony and Datong.
  Keyword Yi; the shift; the exchange; the equal change;
  “ ”一、伦理学中的 易
从伦理学来看, “ 易 的变易、交易、平易等等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人类应该改变自己,
给予社会自己的一切, 具有奉献精神, 这样才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整个社会。
变易作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表现了人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情操的愿
望。从变易天地, 到移风易俗, 再到移易本性, 都是人类的具体社会实践的过程, 由此也就决定了
“ ”人类社会实践的变易性。人类必须遵循 天人合一 规律来改变大自然, 遵循 天下为公 的原则来
移风易俗, 以 止于至善 的理想来移易性格。
人类的生成发展不能像动物界那样完全靠大自然的恩赐, 而必须靠自身的劳动, 人类自身就是在
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从猿演化为人的。其中, 改变自然世界以获取生活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记载了中华民族先祖先民变易自然世界的可歌可泣的
事件, 比如盘古开天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等等。同时, 中华民族的
先祖先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领悟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变易世界。大禹治水的成
功就在于他改父辈以堵治水的方法而易为以导治水。所谓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应
之者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1]顺应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自古
以来就以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为主, 因而更加懂得按照自然规律来改变世界的重要性。如《孟
· “ ”梁惠王上》记载孟子论及 仁政 策略时, 就明确地说明了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变自然才可能
增加国家的人口, 实现王道:“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
入 闯�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
胜用, 使丧死也。丧死, 王道之也。五亩, 之以,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鸡豚狗彘, 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 勿夺其时, 口之家可以无
;谨庠序, 之以孝悌,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七十衣帛食肉, 民不,
而不王者, 之有也。 [2]2666 , 《史记·史公自:“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
十四节各教令, 顺之者, 之者不则亡。必然也, 故曰 使而多夫春,
收冬藏, 此天道之大经也。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 四时之大顺, 不可也 。 [3]759 ,
“ ”中华民族是在长的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实践中成了 天人合一 的观念, 从而顺天应
, 充分利用天时、地、人和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来变易自然世界, 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和
社会, 小康 和 大同 的社会理想。
·礼运描绘了大同和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人不
, 子其子。使老有所, 有所, 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有所,
货恶弃於地也, 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盗窃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是谓大同。 这就是家理想的社会状况。所谓 小康 社会,
:“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 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城郭沟池以为,
礼义以为;正君臣, 父子, 睦兄弟, 以和夫妇, 设制度, 立田里, 贤勇, 以功为
己。故谋用是作, 由此。禹成王, 由此其也。此六君子者, 有不
也。以, , 有过, 讲让, 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 苏呷� �, 以为,
是谓小康[2]1414 , 要从以周朝样的小康社会到以黄时代为理想的大同社会,
“ ”就是由人为己、不得不以礼义来规所有人的 天下为家 , 到 人人为, 为人人 、人人
“ ”自由、平等、博爱地生活的 天下为公 , 就应该移风易俗, 动地遵守礼义变易到人人
地遵守礼义, 也就是到了 从逾矩 的自由境界。所以说,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说
高度变易人类社会的实践, 且已定了一个以 天下为公 的大同社会理想来作为
则和规, 因此, 中国传文化的变易社会的道德要求也是我们借鉴的。从在的一
来看, 大同社会的道德理想与马克思想的产主社会有着高度的一性。,
国传文化的大同社会的道德理想, 建立在历史唯心历史的基上的, 创始
不知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是人类的物生产和经济基, 因而, 的道德理想
建立在理想化的五帝 (伏羲、黄、尧、、禹) 时代, 求一始氏族社会的 大道
”“ ” 天下为公 的理想化道德状态, 考虑到社会的物生产和经济基的具体状况, 所以
“ ”是提了 天下为公 的道德原则。因此, 我们应该批判继承中国传文化的 大同 理想。如果我
能够在生产资料公有各尽所能, 需分配 等物生产和经济基提下, 思考
“ ” 子 大同社会 的伦理道德情景 选贤任能、讲信修睦人之、子人之子、有所
有所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恶货不必于己、恶力不必为
“ ”己、阴谋诡计盗窃不作、闭户、路不拾遗的 大同 是可以给我们建设中国
社会主和谐社会提供借鉴参考的。这样可以更加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和谐社
会的信念信心, 在文化自的基上更加有道路自制度、理论自
中国传文化, 特别常重易性 者 移易性格 , 即通过自己的性来改变
自己本身, “ 止于至善 , 努力成为子。如《·大学》:“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 在止
……于至善。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治其国者, 其家。欲齐其家者,
身。欲修其身者, 欲正, , 其知。知在格物。物
格而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心正, 心正, , 国治, 国治而
天下平。 [2]1673 简单地说, 家主人应该以 止于至善 的要求来改变自己的性格, 过格
知、诚意正心, 后做到治国平天下。为此, 中国从先时代开就一
“ ” 论 人性 的问题。不论是主性善论 的孟子, 是主论 的荀子, 强调了要变易人的
性格, 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 。孟子的性善论, 人性是善的, 都有 仁义礼
(四种善的胚芽) , 所以天能够注意, 就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有道德的人) (至善完的人) ”“ 。孟子提出 养:“存其, 其性, 所以事天也。
夭寿, 身以, 所以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性善 , 所以提,
充固有的善; “ ”孟子讲 养心 :“ 养心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荀子, 所以不
“ ”, 而主化性 。, 荀子也讲 养心 :“ 养心善于(《荀子·) , 并着
身》。可以说, 身是家所同重, 世所谓 修养 , ”“ 主要是孟子 性 学
说的发展[4] “ ”。这也就是中国家传统思想中的 内圣想的基本来, , 从《·
“ ”学》朱熹编入 四经 之中并且成为南宋科制度规定的教材,
“ ”诚意正心家、治国平天下 的家道德修养准则就成为了读书人的道德规
所以, 要想 学而, 就应该诚意正心 , , 变易性格, 成为人、, 才可以
“ ”家、治国、平天下 , 也就是说要想业成就王者大业, 先就要性成为
“ ” 人 那样的 止于至善 的人。这种思, 本上来看是一历史唯心的世界,
” “ ”人类的 性 这道德修养在了 家、治国、平天下 的基之上, 了道德的上
意识形态的本, 是一末倒置的道德和政治, , 在历史物主的世界
导下, 认识到了以经济基作为伦理 (道德和政治) 观念制度根据, 人的道德
修养也是治理家、国家、天下的一个重要的、不可件。因此, 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大事业中, 在以发展经济为中提下, 变易人的性格, 强调每一个人的道
修养, 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和理者的道德和政治水平, 就是一个不容忽问题了。
为人平易、平易人是人类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道德要求, 其是在人被分
为不同阶层的社会中, 于那些处在社会高位上的人来说其应该注意这一基本的道德
则。《史记·公世家》:“平易, 民必之。 [3]208 迁强调的是礼制之类的政策
应该易、平易、, , 本上来看然是要求治者应该具有平易人的想和
德。因为有有了平易人的德才可能平易人的政策。因此, 在中国传文化
“ ”特别是在王、诸侯、大高位者的为人之道中有一优秀品礼贤
向《说·》记载:“平治天下而垂荣名, 而下。易:‘自上下下, 其道大
又曰:‘, 大得民也。 明王之德而下下, 将怀远而也。夫朝, 犹鸿鹄
之无羽翼, 之望, 不能之所。是江海者, ;远道者, ;
王者, ……其人而有功, 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 天而发之也。
摘要:

“”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中的易 摘     要:从伦理学来看,“”易的变易、交易、平易等等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人类应该改变自己,给予社会自己的一切,具有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整个社会。从社会学来看,社会的变易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规律,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是人类走向和谐、大同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易;变易;交易;平易;Abstract:Fromanethicalpointofview,theshift,theexchangeandtheequalchangeof“Yi”arethebasicrequirementsofhumansocialmorality;humanbeingssho...

展开>> 收起<<
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中的“易”.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6 页 大小:30.42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6-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