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水土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3.0 闻远设计 2024-04-20 6 4 66.96KB 4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迁西县水土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06′49″~118°37′19″ ,北纬 39°57′15″-
40°27′48″ 。属滦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 9 条。迁西县内辖 17 个乡镇,417
行政村,总人口 3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2 万人。全县总面积 1439km2, 其中有山场 1053km2,
耕地 1.88 hm2, “ 是个典型的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的纯山区县。2000 年原有水
土流失面积 839.11km2, 占总面积的 58.3%,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 25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
制约着迁西县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贫困。
2000 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
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 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科学发
展观,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全面开展了以林草措施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
理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2000~2012 年全县累计投入治理 资 金 10393.2 万 元 , 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332.2km2, 减少土壤侵蚀 53.48 t, 年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 4650 m3.主要措施
如下。
1 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十几年来,以河北省重点治理小流域开发治理成果为典型,广泛宣传,辐射带动全县水土保持
工作的开展,先后实施了《围城峪小流域》、《麻达峪小流域》、《余丰岭小流域》、《临河
小流域》、《花院小流域》、《长岭峰小流域》等 14 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其中
10 条小流域通过了省级验收,通过小流域治理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推动了全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群众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空前
高涨。截止 2012 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32.2km2, 主要措施是:完成造林
20618.4hm2, 其中水保林 9716.4hm2, 经济林10902hm2, 种 草 840hm2, 封育治理6380.6hm2.
2 以科技为依托,搞好规划、设计、施工,提高工程的效益
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作用及营林目的进行造林配置。在南部角砾岩区陡坡薄层土上规划设
计以火炬侧柏刺槐紫穗槐为主的水保林,层土上规划设计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
济林在北部石灰岩区陡坡薄层土上规划设计以火炬侧柏刺槐紫穗槐为主的水保
林,层土上规划设计以核桃柿树为主的经济林在北部麻岩区陡坡薄层土上规
划设计以火炬侧柏刺槐紫穗槐为主的水保林,层土上规划设计以板栗核桃为主
的经济林在河岸两侧滩涂阶地及两侧的平地、台阶地上规划设计以为主的生态防
护林。
2.1 造林设计
2.1.1 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适树,以改善生态条件稳定的生态境为目标。
2)选择适宜的乡土栽培适应较强种,以提高造林成活3)充
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力,以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1.2 地设计 坡面地工程是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筑埂不同程度的台阶改变微
缩短坡面线,减少坡面土壤的冲刷,达到蓄水保土的目的。结合地形情况
坡面地工程包括反田、小鱼鳞坑、大鱼鳞坑等。时间:一般春秋季,以
雨季好。
2.1.2.1 1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坡耕地治理技GB/T16453.1-
2008 10a 6h 暴雨量标设计,文手册》,10a 遇最
暴雨量为 131mm.
2根据流域的地、土层度、土壤型、地面坡度及果间距,设计田的
田面3m, 3m, 坡坡度为 ,田边蓄0.3m, 顶宽 0.3m;根据坡田面的度、田面
土壤的渗透性,考虑暴雨中田面直接受雨再能接受斜暴雨径流的力,确定斜度为
3m; 根据设计的果确定梯田田1.5m, 埂坎坡度 65°。根据坡面流量,每公顷可修
555 田,栽植 2 经济林苗木
2.1.2.2 鱼鳞坑设计 1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范荒地治理技
GB/T16453.2 D2008 中的治理标,小鱼鳞坑采10a 6h 暴雨量进行设计。根
据《文手册》计,流域 10a 6h 暴雨量为 131mm, 流系数为 0.322.
坡面 10a 6h 流量计算公式为:W=P×α×F,中:W-单位面积流,P-10a 6h
暴雨量。每公顷坡面 10a 6h 流量为:0.131×0.322×10000=422m3
2鱼鳞坑断面和度的确定。小鱼鳞坑主要用于栽植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其用半
圆形,长0.7m 短径 0.5m, 坑深 0.5m, 每坑有效积约为 0.1266m3.根据坡面流量,每公顷
修建的小鱼鳞坑数为 3333 1.5m×2m, 坑应占面积为 3m3(包括坑间隙)
每公顷鱼鳞坑的有效积为 422m3.
3鱼鳞坑布设。一沿着等高线着山坡与山坡流水方向垂直布置,
“ ”品 字排列。在流域内有岩的地方,应采见缝插针的方法施工,以保设计度。
2.1.2.3 鱼鳞坑设计 1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范荒地治理技
GB/T16453.2 D2008 中的治理标,大鱼鳞坑采10a 6h 暴雨量进行设计。根
据《文手册》计,流域 10a 6h 暴雨量为 131mm, 流系数为 0.322.
坡面 10a 6h 流量计算公式为:W=P ×a×F,中:W-单位面积流量,m3/hm2;P-10a
6h 大降mma-流系数F-单位产流面积m2/hm2
每公顷坡面 10a 6h 流量为:0.131×0.322×10000=422m3
2鱼鳞坑断面和度的确定。大鱼鳞坑主要用于栽植水土保持乔木林种,其用半
圆形,长1.0m 短径 0.6m, 坑深 0.6m, 每坑有效积约为 0.2531m3.根据坡面流量,每公顷
修建的大鱼鳞坑数为 1667 2m×3m, 每公顷鱼鳞坑的有效积为 422m3.
3鱼鳞坑布设。一沿着等高线着山坡与山坡流水方向垂直布置,
“ ”品 字排列。在坡面破碎岩的地方,应采见缝插针的方法施工,以保设计度。
2.1.3 造林典型设计 在总结年来水土保持造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迁西县的不同立地条件,
按照因地制宜、适树不同林种相结合的原规划水保乔木林、水保灌木林、经济林,达
到蓄水保土、涵养、增加植被、提高水土保持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目的。
2.1.3.1 水土保持乔灌木混交1立地条件:陡坡薄层土。2)品种:紫穗槐刺槐
3 造林设计:地方式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栽植密度及苗木格见表 1.4造林方法及
①整地方法。小鱼鳞坑整地,雨季或雨季进行地,规为长0.7m 短径 0.5m, 坑深
0.5m, 每公顷 3333 “呈品字形排列造林方法及季节紫穗槐刺槐采植苗造林,以
” “ 蛰 到 清明 芽苞刚放时造林成活高,每坑栽植单株外沿苗木埋深使切口与
地面相平实。春季造林最佳时间3 月末到 4 秋季造林时间10 旬到 11
有利于蓄存雨进生土熟化③抚育。造林后,雨季要进行要的草,
时候补植【表 1
2.1.3.2 经济林 1立地条件。坡地、平地、台阶地。2)品种。核桃板栗3造林
设计。地方式采田,栽植密度及苗木格见表 2.4造林方法及季节①整地方
法。提前地,在造林前一年雨季进行好,有利于蓄水保地。造林方
摘要:

迁西县水土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成效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6′49″~118°37′19″,北纬39°57′15″-40°27′48″。属滦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9条。迁西县内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全县总面积1439km2,其中有山场1053km2,耕地1.88万hm2,“”是个典型的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2000年原有水土流失面积839.11km2,占总面积的58.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25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迁西县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贫困。2000“年以...

展开>> 收起<<
迁西县水土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成效.docx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66.9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