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态势与人与自然平衡的战略

3.0 闻远设计 2024-04-20 10 4 19.39KB 4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生态环境安全态势与人与自然平衡的战略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
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主要采用粗放性经营方式,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为代价,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基本原理,结果导致了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处于不
同程度的失衡或危机状态。
近年来,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形势的紧迫性和采取强有力措施的必要性,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并做出重大举措,一个以党政领导的全民反危机斗争已经拉开序幕。然
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错综复杂,如何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审视中国水土资源
开发历史,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
系,分析诊断生态安全与水土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突出问题;如何从全国国土开发布局与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互相协调角度,提出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战略思路和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中国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理论问题。
本文是在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国土生态安全和优化水土资源配置与空间格局研究"基础上写
成。
2 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
2.1 资源短缺
当前中国处多项资源短缺、峰极相逼、互相叠加,关键资源缺口已处于全面严峻态势。
2.1.1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多年平均可更新的水资源量
28 412 亿m3,列世界第 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 2 2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 28%,
按国际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国家,整个北方地区皆为重度缺水(905m3/人)区域,南方地区也处
于轻度缺水状态。
,全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凸显随着用水需求的加,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矛
突出[1].中国分地区已过或近水资源开发的极海河黄河淮河西
区用水量分相当于其水资源总量的 85.1%50.4%86.8%49.0%[2],过或近水资源
开发用的极即使是开发用程度较低松花江流域,其开发到了 32.7%.北方
平原区域浅层深层水开采过度。
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导致水旱灾害更加发和加重。
2.1.2 人均量和量都呈下降趋势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的大国,根据中国国土资
公报 2013[3],截止2012 ,全国的地总量为 20.27 亿,人均1.52 1996
年第一查时的人均1.59 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优质耕比例也在
,全国地的中、地的比例66%.此外后备资源分有后备土地资
源开发来补充现减少力空间极
壤侵蚀、土地化,得到一定控制,但然严重[4],质灾害加重。
2.1.3 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长期存在能源和矿产资源供能力严重短缺
问题,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 60%,气对外依存度也已30%.2009 年中国成为煤炭净进
口国,2011 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5].煤炭占中国能源的成,而煤炭成环境污染
的主要来源。
中国大宗矿产品的消费持续增加,口量持续增大,铁矿石铝进比例都在 50%
上。
2.2 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中国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要--水、土、全面污染人类生存与发展而
处于危状态。
2.2.1 气污染已处危状态 近年来以 PM2.5 为主的雾霾天气发生频繁范围涉及广大中东部
地区。2013 年在已监测74 城市中,仅有 3城市安全,2014 增至 8城市60%
属于危状态。中国大气氮降现象愈发严重,2000-2010 年全国N湿降比 1990-2000
加了近 25%,30kgN/hm2a)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24%,北地区正逐渐
成为强的区。
中国也是世界酸雨地区一。 南方各省酸雨覆盖积达 120 km2,456 城市中有 135
个属酸雨城市,其中浙江江西建、南、贵州省较严重[6].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攀
2010 年中国人为 CO2 放量22.6 亿tC[7],占世界总放量(87.4 亿t C)的 1/4,放总
世界之首
2.2.2 水源和水体污染严重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6]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
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诸河西诸河控制断面中, -Ⅲ
类、 -Ⅴ Ⅴ类和类水断面比例71.7%19.3%9.0%.31 个重要湖泊中有 17 个为
轻度重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湖泊6个。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黄河流
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为中度污染。大多数城市的地遭受污染,在 4 778 个地水的环境
监测点中,水质较差和极监测点59.6%.
2.2.3 壤污染频且呈蔓延趋势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查公报》[8],中国土壤污染
率达 16.1%.地调查点位的率高达 19.4%,其中轻、轻、中和重度污染点比例
13.7%2.8%1.8%1.1%.南方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和基地等分区
域土壤污染问题为突出,西南和中南地区土范围较大。
全国约有 330 hm2 的土地已耕种。土壤污染已经对粮食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造
了严重威胁食物安全发。按全国污染超19.4 %地面20 亿
计算全国约 3.88 亿亩耕到了污染威胁着 18 亿亩耕红线
2.3 合评
按水、土、、生 4因素16 个项50 多项指标,安全等级划分为安全、不安全、危
大类、六小类,得到全国 55 个区域的安全度价,结果为
1)中国的生态环境不安全地区占 60.02%,,危机与濒临危机地区占 22.44%,安全与基
本安全地区占 17.54%.作评价的大沙漠、大戈壁占国土面9.72%.
2)环境污染、土壤侵蚀、水旱灾害、生受损是当中国生态环境的大问题。在
55 个区中,环境污染67.3%,多分布在经济发地区;土壤侵蚀60%,但在面居首
位;严重的干旱缺水类占 41.8%(以上区有重复计数),其他因素也占一定比例
2.4 生态环境化原分析
中国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错综复杂,有自然因素影响,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历史
遗留的,也有代人类不用、破坏导致的。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下四个方面。
2.4.1 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已处于超载状态 1949 年全国人口约 5.4 亿人,到了 2012 年大
人口增长13.4 亿人[9],1949 年的 2.48 。按水土承载估算粮食
农产品不能全自,缺口大。的自给率60%
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超支,地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分地区出生态民。
2.4.2 掠夺性经营是生态环境化的重要因素 政策失成生态环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陡坡,大水漫灌"""重量轻""重开发轻保护""重工程建设轻工程
"""等政策和为是成水土失、土地化、环境污染重要原
摘要:

生态环境安全态势与人与自然平衡的战略1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主要采用粗放性经营方式,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基本原理,结果导致了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衡或危机状态。近年来,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形势的紧迫性和采取强有力措施的必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并做出重大举措,一个以基领导的全民反危机斗争已经拉开序幕。然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错综复杂,如何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审视中国水土资源开发历史,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如...

展开>> 收起<<
生态环境安全态势与人与自然平衡的战略.docx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19.3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