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晚年国家政策、职能、制度的改革创新

3.0 闻远设计 2023-06-13 38 4 32.75KB 8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列宁晚年国家政策、职能、制度的改革创新
          要: 列宁晚年国家观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三步曲:一是 1921 年春,提出转向新经济政
策,同时阐明了进行国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二是 1921 年底,提出继续坚持新经济政策,同时
深化国家职能的改革创新;三是从 1922 年起,提出把新经济政策作为长期坚持的道路,同时必
须坚持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度的创新发展,以保障新经济政策顺利推进,防止官僚腐败症的蔓延
危险。列宁晚年国家观,是我们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上的源头活
水,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晚年列宁; 新经济政策道路; 国家观; 国家制度创新;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nin's view on the state in his later years
went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ly,in the spring of 1921,he proposed to turn to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expounde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tate policy; secondly,at the end of 1921,he proposed
to deep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tate function while deepening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thirdly,from the end of 1922,he proposed that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new
road that must be adhered to for a long time,and at the same time,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system should be adhered to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Lenin's view on the state in his
later year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untry's ideology and theor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which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 in the new era.
    Keyword Lenin in his late years; new economic policy; concept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state;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
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顺利实现这一目
标,既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法、实践要求,又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列宁晚年的社会
主义国家改革构想,也许能给我们以历史启迪。谈到列宁的国家理论,当前学界存在思维惯
性,将理论焦点集中在列宁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国家与革命》。其实,列宁国家观的发展轨
迹,并没有停留在十月革命时期的《国家与革命》,甚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论
———上。列宁国家观的创新发展,还有一个意义同样重大的晚年创新阶段 新经济政策阶段。
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列宁国家观的理论创新的核心是国家与改革。
新经济政策牵涉的不仅是经济领域里的问题,其背后每一步深层实质,都牵涉到国家的改革问
题。具体分析起来,列宁晚年的国家理论创新先后迈出了三步:第一步,列宁写出《论粮食税
———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一书,意味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创新。第二步,从 1921 年秋天
1922 年春,列宁发表《工农检查院的任务》等 7篇文献,意味着国家职能的改革创新。第
三步,从 1922 “ ”年开始,一直到最后的 政治遗嘱 ,列宁把新经济政策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新
的道路,同时提出必须有国家战略、国家制度的重大创新,才能保证新经济政策健康实行,才
能防止官僚腐败症的蔓延危险。
“ ” “ ”多年以来,学界对列宁晚年的 政治遗嘱 研究得较丰富和全面,对 政治遗嘱 前的列宁
“ ”晚年改革思想的研究少之因而,在这篇论文中,将重点对列宁 政治遗嘱 前的晚年国
家理论的发展进行析,以期弥补学界列宁国家观研究的薄弱之处
  ———一、国家政策的改革创新 1921 年春天的《论粮食税》
1920 年底至 1921 埃俄国在列宁和布尔什党领导下,在三年结束的历
“ ”史背景下,在粮食危、工、政治危国从 战时共产主义 的战时体
制、战时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道路。这个转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从被迫应急
过程,起初只迫于机形势策、应急之策,后来逐渐自觉为国
家战略、国家制度上的重大转
” “ ” “ ” “ 集制 转向 粮食税 ,从 战时共产主义 转向 新经济政策 ,从表面上似乎主要
是经济政策的转变而已,实上其深层构、深层质,是国家职能、国家制度上的根本
改革创新。
从国到国,对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历史发展,多都把主要意力集中经济问题和市场机
制的研究。而本另辟蹊径,重点考察与经济政策的列宁国家理论的历史
化。一般而言,重大的历史件是国家政策化的导火索。对国家理论的考察离不开理论背后
的历史实践,因此,对列宁《论粮食税》的考察,也无法孤立于俄国的历史背当时的
国国是,农、工军事机此彼伏临巨战。
在转向和平的 1921 年春天,在还没有集制终结情况下,农的不满情绪变成了
绝望情绪消极抗变成了积极反抗成了普遍的农民暴动暴动往往农,
也有不中农参加,农民暴动遍33 ,多100 人数达3万人如果
没有政策的根本,农民暴动浪潮势必进一步蔓延。广大农的农民动荡动摇的是
的主要基石。农,是威胁苏权生线命危
接踵而来的是工。农不是孤立的,在一个农国家里它势连锁反应、全
动荡。从 1921 年春天开始,燃料运输以至整个工接踵而来。了农
外部诱原因之外,工还有其为深根据那种极度集中的国家垄断
制、总局管理制是根本适应和平时期工经济正发展的。在战争环境下,全经济体
系完全整个战争机器着行政命力推,在战超常运转。实
上,即使时也是问题重重,危机四伏:混乱,无人负责;纪律松弛普遍怠;设备损
浪费惊人;开工不亏损严重。在从战争环境转向和平环境急剧中,突然摆脱
争巨力的强烈失,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后遗症,再加上对新经济政策骤然
实行的不适应,成了一并发的综合症,使原有工经济体系中的内部潜在危下子表面化
了,整个工业生似乎下子失去力,陷于瘫痪。整个工导火线燃料。当
时,顿巴斯煤矿巴库油田遭到了重的破坏,与战前正时期相比煤减产了三分
二,石油减产了三。煤炭石油木材供应严短缺,造成了许多企业无法开工,甚
城市居民取暖也无法保证,饱尝饥寒交迫痛苦燃料连带运输。当时
1700 里的路,3000 座桥梁遭破坏,无法修复;火车机车一的车厢
损坏严重,勉强运;而缺少煤炭木柴更使许多机车熄火路停1921 2,完
全停路多11 条。整个经济面着全线崩溃重危。产人减少
一大者抽调线打仗到农村自路。重的是,许多留在工的工
了阶级性,往往火机商品市场粮食。与战前
1913 相比1920 年的工产值仅14%,作为国家经济命的大工甚至只达12.8%
生铁量则只达3%。在燃料运输打击就已岌岌可危的工
济,还在往下道上猛滑
最后是作为经济危并发症的政治危1921 年春天还发了重的政治危。这政治危
源是重的,一方面根于经济体制的危机之中,一方面于过度集的政治体制的
矛盾中。政治危典型表现是工会论和喀朗施塔武装暴乱。前一件发布尔
的上层,是政治体制矛盾的一个缩影。在 1920 年和 1921 相交之际,在从战
转向和平的头,在危重重、百废待举的关键,全党上下却在工会问题上争得
。这一一面现出在度集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三种基本向。
“ ”“ ”洛茨并不是像通所说心 存心破坏 是代表了一继续有战时
“ ”体制的惯性力力集中化的官僚主义要求推行 工会的国家化 ,要进一
“ ” 拧紧螺丝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军事和国家行政命的方理工会。 主集中
”“ ”人反派 则代表了与的、要求力分化的们一方面了工群众
对集化、要求主化的向,一方面产阶级包围无政主义
“ ”向。在工阶级队伍涣散阶级性的情况下们不宜地提出 国家工会化 的
口号党的中坚领。列宁、鲁祖塔代表了第三向,在保证无产阶级
政党的领前提工会成为学习理的学,有领、有步地走主化。整个政
和中央委员会的主要成卷入开论战的激流旋涡中。继特和
后,列宁处于少数地位,最后不诉诸全党投票
政治危件是在党1921 3喀朗施塔武装暴动,实上是农
的政治表现。喀朗施塔彼得处于咽喉影响重大。这里的水在十月
“ ”革命中起了关键为 十月的骄傲 。在战时期,优秀大都开线
进来的大经政治训练的农。这支海队伍上成了刚穿的农队伍革命
” “头目出了 贸易、党口号争取人心,并把 政
” “ , 要,不要布尔什作为政。在危机四伏的险形势下
地藏 面。如果武装暴乱再引连锁反应,整个局势将不想。在十万火急情况
,不不从正在开的党的十大代表中抽调几百名代表,成一督阵作战,
采用制方式硬性平了这武装叛
1921 年春天,处于摇中的,面重的全面危,经历着有史
以来的最为。危机之重,形势之,甚至超过1918 临城
签订特和的时超过3年战时期任军事。正列宁
地指出的,于企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春天,在经济战线重的败,这
尔察克邓尼金使我们的任败,都要多,危险多。
续产这一系列危不是向列宁和布尔什发出了
头的危险信号:在从战转向和平的新形势下,必须立即终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列宁和
布尔什指示着历史发展的必: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不是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的正确
“ ”道路,必须 重新经济政策 。
1921 年春天,以《论粮食税》为代表,开启了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的国家政策改革
路。在国家政十分危关键,列宁以唯物辩证法的活性,面对实头,
一系列法来保稳定。列宁抓住了最的一个关键:实行国家政策
——— “ ”的改革创新 从战时共产主义的 集制 转向新经济政策的 粮食税 。1921 28
,列宁在()政治草拟的提《农问题提稿》,生动这个历
史转
1921 315 ()第十代表大会会议通,以实税代集制。列宁的报告
以实税代集制的报告》开山地指出,这新经济政策背后的实质是政治
问题,这个政治问题的核心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工阶级同广大农阶级的:“们,
以实税代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为这个问题的质在
阶级(1)1
也是在这一报告里,列宁一血地点出实现工阶级与农阶级的,实质是国家
:“在理论上,不一为国家垄断制从社会主义观点来是最法。在一个有工
正在进行产的农国家里,如果有一商品采用税和
由流转的制度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的 2。在战时期,农为保国家政出了牺牲,当
争压消除后,如果要求农为国家政牺牲没有偿措施,这是不
的。因此税和由流转的制度,时期的令计,给农
,才能和农抵触情绪
1920 421 ,列宁写成了《论粮食税》一文,第一从理论高度阐明新经济政策实
———质,文的标题 《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昭示了问题的实质是国家政策的改革创
:“现在有错误把国家主义同社会主义或相比较
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情况下,也把国家主义同产阶级产作一比较 3。列宁
出,同发的农经济相比,国家主义是一个进步。列宁出,既主义的发展是
国经济发展的必经路,我们该阻主义在国的发展。我们的目的是无产阶
主义发展、保证将主义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用资主义发展道路,保证国经济社会的正发展,同时又将主义的发展掌控
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之中。
1921 年春天,从集制转向粮食税,这是从三年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道路的最
历史起点,也构成了列宁晚年国家政策改革创新的最起点。
  ———二、国家职能的改革创新 1921 年底开始的新经济政策深化
1921 年秋至 1922 为是在新经济政策深化时期列宁的国家职能改革创新阶段。
摘要:

列宁晚年国家政策、职能、制度的改革创新  摘     要:列宁晚年国家观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三步曲:一是1921年春,提出转向新经济政策,同时阐明了进行国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二是1921年底,提出继续坚持新经济政策,同时深化国家职能的改革创新;三是从1922年起,提出把新经济政策作为长期坚持的道路,同时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度的创新发展,以保障新经济政策顺利推进,防止官僚腐败症的蔓延危险。列宁晚年国家观,是我们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上的源头活水,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晚年列宁;新经济政策道路;国家观;国家制度创...

展开>> 收起<<
列宁晚年国家政策、职能、制度的改革创新.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8 页 大小:32.75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6-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