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防涝工程效果的计算原则、方法及过程

3.0 闻远设计 2024-05-01 9 4 13.81KB 2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江苏省防涝工程效果的计算原则、方法及过程
江苏是洪涝灾害频繁易发地区,降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750~1200mm,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低山丘陵多于平原水网地区。每年前期(6月上
~7 月上旬)为梅雨,后期为台风暴雨,梅雨、台风暴雨均易引发区域性大水,短历时雷暴雨
易造成小范围局部洪涝。江苏处于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洪涝遭遇频繁。经多年治理,淮
河流域已实现了洪涝分治,涝灾特点更多表现在因洪致涝和内部高水压低水上;太湖流域涝灾
更多表现为洪涝不分的特点;沿江地区致灾特点主要则是长江高潮遭遇内部暴雨,形成洪涝夹
击。20 世纪 50 年代,首先约束洪水归槽,初步控制了流域洪水。
7080 年代,重点改造内部灌排体系,初步形成除涝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洪涝分治、高低分
排,为社会稳定、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1991 年以来,全省实施以流域治理为
重点,带动全面整治、持续发展的第三次治理高潮,还实施了一批骨干河道工程,配合流域整
治实施了两岸配套和洼地治理等工程,提高了部分区域的防洪除涝能力。经过 60 多年水利建
设,江苏省现已形成由堤防、10 多条流域排涝骨干河道,大中型水库、闸、站,区域性河道和
配套河网,河、沟、圩共同组成的除涝工程体系,产生了巨大的除涝效益。
一、计算原则及方法
根据历年实际降雨资料、涝灾损失、区域治理情况等资料,以暴雨量为横坐标,成灾面积为纵
坐标,建立不同时段暴雨量~成灾面积曲线图,按各时段与解放初期工程条件对比,查在同等
雨情下实际减少的成灾面积,再根据成灾与绝产面积关系,折算成减淹绝产面积。按历年粮、
棉、油单产、单价,得到除涝经济效益和增产实物量。
1. 计算原则
分片计算范围:根据流域水系及降雨、排水条件,全省共划分为四片计算,即沂沭泗片、淮河
片、太湖片、长江片。
效益估算对象:主要包括粮、棉、油三项。效益估算时限:1950 2009 年为分
与洪灾效益重复部分:在计算中,洪涝效益重复时,效益计防洪,在除涝效益中除与
防洪效益重复部分的效益。
2. 雨量分
根据不同流域片降雨成灾特点,沂沭泗片、长江片采用最3d 设计雨量,淮河片、太湖片
采用最7d 设计雨量。根据全省雨量站实资料,采用平均法计算分流域片历年
3d7d 降雨量。过频得到各片设计雨量
沂沭泗片3d 3510 年一遇设计雨量120139162mm,淮河片7d
3510 年一遇设计雨量160190228mm,长江片3d 3510
年一遇设计雨量117138166mm,太湖片 7d 3510 年一遇设计雨量
152175205mm.
3. 灾情分
根据年灾情表,得到 5~9 期各市县农作物的失、重灾、灾面积,合为成灾
面积,按市县所在流域片的面积比例进行拆分,得到 1949~2009 年沂沭泗片、淮河片、长
江片、太湖片的成灾面积。成灾按减产程分为失、重灾、灾,定减产 60%~80%为失
,减产 40%~60%为重灾,减产 20%~40%灾,由于有些重灾、灾不分,因此统
公式计算:绝产面积=面积×0.8+(重灾面积+灾面积)×0.5, 算得到各片绝产面积。
4. 除涝治理分
根据历年水利计年计每年各的易涝面积、除涝标准达3~5 年、5~10 年、10 年一
遇以上的治理面积,按市县所在流域的面积比例拆分,得到各流域片的治理面积。根据
到不同标下的除涝治理面积,作出各流域片的易涝面积和治理面积曲线图,合实
际情况进行修正概化沂沭泗片历年除涝治理面积1.图中看出,各治理标下的
面积间总趋势是不的,1957~1985 年是全省治涝工程大规模建设和发展最快
的时期,后治理面积缓慢发展趋势2008 年江苏省共易涝面积为 4526 万亩,经三
多年治理,已4200 万亩除涝标准达3年以上,易涝面积的 93%.中,除涝标准达
3~5 年的1137 万亩25%;5~10 年的1889 万亩42%;10 年以上的1175
万亩26%.沂沭泗片治理面积 1310 万亩31%;淮河片 1678 万亩40%;太湖片 418
10%;长江片 795 万亩19%.
5. 单产分
市农作物单产、种植面积均由历年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得,流域片按平均计得。
有些农业统计年以按照相近年的种植结构计算,得到每年分市种植面积、
摘要:

江苏省防涝工程效果的计算原则、方法及过程江苏是洪涝灾害频繁易发地区,降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50~1200mm,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低山丘陵多于平原水网地区。每年前期(6月上旬~7月上旬)为梅雨,后期为台风暴雨,梅雨、台风暴雨均易引发区域性大水,短历时雷暴雨易造成小范围局部洪涝。江苏处于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洪涝遭遇频繁。经多年治理,淮河流域已实现了洪涝分治,涝灾特点更多表现在因洪致涝和内部高水压低水上;太湖流域涝灾更多表现为洪涝不分的特点;沿江地区致灾特点主要则是长江高潮遭遇内部暴雨,形成洪涝夹击。20世纪50年代,首先约束洪水归槽,初步控制了流域洪水...

展开>> 收起<<
江苏省防涝工程效果的计算原则、方法及过程.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13.8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5-0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