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水势的研究进展与具体应用

3.0 闻远设计 2024-04-23 10 4 14.51KB 2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植物水势的研究进展与具体应用
在植物水分生理研究中,植物水势可直接反映出植物水分亏缺程度、抗旱性强弱,因此它是公
认的最常用的水分生理指标之一( 付爱红等,2012 . 作为 SPAC 连续体中的中间环节,植物
水势会同时受到大气水势、土壤水势的双重影响,同时,植物体内也会形成根--叶的水势下
降梯度,从而促使水分从根系进入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继而向上运输,到达叶片,再从叶片
表面蒸腾、散失,回到大气中( 王万里,1989 .其中,叶水势代表植物从土壤或相邻细胞中
吸收水分以确保植物自身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 曾凡江等,2002 ,在植物各部位组织器
官水势中,叶水势是衡量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状态最敏感的生理指标( 成雪峰等,2010;李小琴
等,2014 .
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水势,尤其是叶水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叶水势动态变化特征、植物
水分生理与生态特征、P - V 测定技术、植物等水/ 非等水行为特征 4 个方面,作者对其研究状
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植物水势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1 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叶水势动态变化特征,以了解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性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会面临许多不同的生长逆境,如水分胁迫、盐胁迫、氮胁迫等。在全球气
候暖化的大背景下,干旱是植物最常遇见的一种生长逆境,研究的焦点也多集中于此。当植物
面临水分胁迫威胁时,就需要植物降低自身的水势来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水分,植物对水分胁
迫的响应方式各异,水势降低幅度和速率也不同( 曾凡江等,2002; 孙志虎等,2003;杨培林
等,2012 . 然而,即使在不同的研究区域,不同植物叶水势的日动态都呈现相似的规律: 基
本格局为白天低夜间清晨6: 00 时)达到最高值,最低出现在 13: 00 ~ 14: 00 时( 王
克鹏等,2014; 李小琴等,2014; 胡清等,2014 .于夜间植物气,蒸腾作用基本
,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水使叶水势和土壤水势达到衡。研究者通常选择测定清晨水势来表
植物体内受到的水分亏缺程度,用中水势反映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最大,同时也可以
通过这两个指标反映出土壤水分况( Yan et al. ,2013 植物种间( 张建国等,1994;
Meinzer et al. 2014 ) 、种内个体间 ( CAS-TRO - D EZ et al. 2007 忍耐干旱的程度。
2 研究不同气候因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自然条件下,植物的水分状况是土壤水势和大气水势定的,了土壤湿度外,气
光照、相对温湿度等气对植物水势也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结果呈现
出一定的性: 如,膜果麻黄Ephedrprzewalskii ) 、白Nitria tangutorum ) 和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 水势与光照强度、气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 胡清等,2014;
等,2015 ; 的,额济纳绿洲胡杨( Populuseuphratica ) 与气温极显着负相关,与相
湿度正相关( 李小琴等,2014 ; 如,番茄叶片水势气相对湿度呈
相关( 杨再强等,2012 .此外,植物的水势受到其的影响,如,土壤水量
( 杨培林等,2012 ) 、立地条件、阳光辐射( 杨再强等,2012 ) 等。同时,也同植物自身因
,如叶面、根系的分( 杨再强等,2012 , 蒸腾速率、光合速率( 李小琴等,2014 ,
孔调节( 王晶晶等,2013 ) 等关系密切。上述多影响因,对植物水势的影响不是
独立的,是相互联系、相影响的。
3 测定植物水势和相应出水量的,通过拟合压- 容积Pressure - Volume
线,测水分 P - V 数值,从细胞阐明植物旱性
P - V 测定技术的基正是建立在组织细胞从和到失水全过程中水势的变化上。在植物水分
生理机制中,组织细胞能保持膨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在自然、人工干旱条件下,
植物组织细胞会通过积累渗透物质、降低渗透势来进行渗透调节,保持自身低的水势,以便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此过程中细胞膨压ΨP ) 、渗透势( Ψπ100,Ψtlp ) 、全摩尔数
RNs ) 等水分生理参,用其法难取,能通过 P - V 曲线求得。因此,植物水势
P - V 曲线水分参关系密切。从 1975 Cheung P - V 技术用于木生态研究
P - V 技术便是从细胞面研究植物水势和膨压消失的水分控制机理的最有效途径,更是
探讨木应对水分亏缺生态策略有效
摘要:

植物水势的研究进展与具体应用在植物水分生理研究中,植物水势可直接反映出植物水分亏缺程度、抗旱性强弱,因此它是公认的最常用的水分生理指标之一(付爱红等,2012).作为SPAC连续体中的中间环节,植物水势会同时受到大气水势、土壤水势的双重影响,同时,植物体内也会形成根-茎-叶的水势下降梯度,从而促使水分从根系进入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继而向上运输,到达叶片,再从叶片表面蒸腾、散失,回到大气中(王万里,1989).其中,叶水势代表植物从土壤或相邻细胞中吸收水分以确保植物自身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曾凡江等,2002),在植物各部位组织器官水势中,叶水势是衡量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状态最敏感的生理指标(成雪...

展开>> 收起<<
植物水势的研究进展与具体应用.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社科文学类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14.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2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